LOGO
 首页  部门简介  通知公告  安全文化 转换链接错误'> 工作动态  综治维稳  消防安全  安全知识  法律法规 
平安校园
 规章制度 
下载中心
知恐、识恐、防恐、反恐,这...
国家安全宣传
数据安全法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规定
国家安全教育日|有国才有家...
校园安全丨校园安全教育手册...
最全宿舍安全攻略,请查收!
​维护国家安全,我们义不容...
禁毒知识进校园,这些知识是...
校园110报警电话
 0873-3114110  0873-3117904
个旧市公安局建设路派出所值班室
0873-2133013
公安报警:110 火警:119 急救:120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法规 > 规章制度 > 正文
 
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人员应知应会学习清单
2020-06-15 23:14   审核人:

安全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应知应会应会学习清单

1、安全文化建设“五大”顶层设计理念

第一大顶层设计理念:“安全思维模式+安全行为模式”=“安全文化落地”

该顶层设计理念,反应了“管安全,就要管‘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两模式建设”或“管安全,就要管‘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两习惯养成”,它揭示了企业的一切安全问题,都是观念思维问题,观念思维决定着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决定着安全行为,只有形成一套“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才能让安全文化落地。

管“思维模式”就是要管出科学做事的“思维习惯”、“思维定式”,管出思维无风险、思维无隐患,实现用思维模式引领固化成思维定式、思维习惯,积淀成观念文化;

管“行为模式”就是要管出科学做事的“行为习惯”、“行为定式”,管出行为无风险、行为无违章,实现用行为模式引领固化成行为定式、行为习惯,积淀成行为文化。

按照“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文化落地”或“思维习惯”+“行为习惯”=“文化落地”这一顶层设计理念,研究创立“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五阶段,通过“两模式”五阶段建设,形成了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让思维模式内化于心,让行为模式外化于行。

第二大顶层设计理念:“物本+人本”=“零伤害”或“无隐患+零违章”=“零伤害”

该顶层设计理念,反映了“管安全,要管‘物本’与‘人本’两化建设”或“管安全,就要管出物态无隐患和行为无违章”。揭示了“用‘物质文化’,管控‘物态’安全,用‘行为文化’管控‘行为’安全”和“物本靠科技”、“人本靠文化”、“零伤害靠‘两化’建设”的思想。

管“物本”,就要管出设备设施、工艺系统和作业环境“三物态”本质型安全,管出物态“无隐患、零风险”,实现用“物质文化”管控 “三物态”安全;

管“人本”,就要管出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行为”本质型安全,管出员工“零违章”,实现用“行为文化”,管控员工“三行为”安全。

基于此,按照“物本”+“人本”=“零伤害”或“无隐患”+“零违章”= “零伤害”这一顶层设计理念。研究建立“物本”和“人本”五阶段,支撑了“物本”和“人本”两化建设,实现了用物质文化管控物态安全,用行为文化管控行为安全,助推了“零伤害”之梦的实现。

第三大顶层设计理念:让环境改变观念,让观念引领行为,让行为养成习惯,让习惯积淀成文化

该顶层设计理念,反映了“管安全,要管‘物理环境’与 ‘人文环境’两环境建设”,科学揭示了“观念变不变,环境说了算”和“环境能驾驭行为”的思想。

管“物理环境”,就是要管出预防人为失误的“本质型”安全物理屏障,控制固有安全风险,消除深层次和隐蔽性隐患,防止人为过错,弥补人为疏漏;

管“人文环境”,就要管出遵章守纪的文化环境,管出“驾驭”员工行为的“本质型”安全环境,让环境改变观念,让观念引领行为,让行为养成习惯,让习惯积淀成文化。

按照这一顶层理念,研究建立“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两环境五阶段,支撑了两环境建设,为企业创造一个让员工遵章守纪的文化环境,使有遵章守纪意识的人,实现遵章守纪的意识,使没有遵章守纪意识的人,改变观念、影响行为,也能做到遵章守纪。

第四大顶层设计理念:让理念固化成制度标准,让制度标准转化成习惯

该顶层设计理念,反映了“管安全,就要让‘物态方面理念’与‘行为方面理念’固化成制度标准,让制度标准成为思维习惯,让思维习惯引领行为习惯,让行为习惯符合制度标准。

管“物态理念”固化于“制”,就是将“物态方面理念”固化成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和作业环境“三物态”技术标准,通过设备设施五阶段、工艺系统五阶段和作业环境五阶段建设,落实“三物态”技术标准,形成设备、工艺、环境“三物态”本质化状态,体现物质文化。

管“行为理念”固化于“制”,就是将“行为方面理念”固化成员工行为规范,通过员工“塑培”五阶段建设,让行为规范入脑形成思维习惯,让思维习惯引领行为习惯,让行为习惯积淀成行为文化。

基于此,按照第四大顶层理念,研究制定“理念固化于制”程式 和“制度标准”文化五阶段。让理念固化于制度标准,让制度标准形成习惯,让习惯符合制度标准,具有了“转化器”结构,把企业的安全理念全部转化成了物态本质化安全状态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安全人,真正实现零伤害目标。

第五大顶层设计理念:让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

该顶层设计理念,反映了“管安全,就要管文化,管出先进文化,管出先进观念”。揭示了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追求零伤害生产、零偏差操作、零缺陷管理的一整套管控体系。

为什么让管理成为文化?历年安全管理的工效、绩效和安全业绩已经证实,“制度化与标准化”、“经验型与传统型”、等管理,只能管出“要我安全”、“要我管理”、“要我遵章守纪”;管不出“我要安全”的意识和观念、“我要安全”的习惯和“我要安全”的常态化;管不出良好的安全绩效和业绩。

为什么用文化管安全?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它能培养人、塑造人,它能影响人的安全思维和认知;安全文化既能管出“我要安全”的意识和观念、“我要安全”的习惯和常态化,又能管出企业平安、家庭幸福的良好安全绩效和业绩。

基于此,研究创立了安全文化升级“五模式”,让传统管理、经验管理,让制度化、标准化管理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并用文化管控安全,提供了“五模式”升级路径,即:由事后管控---缺陷管控---系统管控---风险管控---文化管控。

2、“五大”顶层设计理念对应“五大”管控思想

序号

“五大”顶层设计理念

“五大”管控思想

1

“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文化落地”

管“安全”,就要管“观念”建设

2

“物本”+“人本=“零伤害”

管“安全”,就要管“两本”建设

3

“让管理成为文化,用文化管控安全”

管“安全”,就要管“文化”建设

4

“让环境改变观念,让观念引领行为”

管“安全”,就要管“环境”建设

5

“让制度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制度标准

管“安全”,就要管“习惯”建设

3、安全文化导入“五文化”

用文化的理念固安全;用文化的思维想安全;用文化的语言讲安全;用文化的模式管安全;用文化的品牌铸安全。

4、层级领导“五必须”(决策层、管理层)

逢会议必须宣讲安全,下现场必须检查安全,到基层必须研究安全,工作中必须引领安全、遇违章必须纠偏安全

5、四安全

工艺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作业环境安全、员工行为安全

6、四个识别

“四个识别”是指:全面识别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作业环境、员工行为“四个方面”的风险。

7、安全理念文化创建路径

安全理念挖掘提炼阶段---安全理念宣贯入脑阶段---安全理念塑培入心阶段---安全理念建制入行阶段---安全理念固化入魂阶段。

8、安全制度文化创建路径

人管人,人管事阶段---人制并管阶段---制度管人管事阶段---制度管人、流程化管事阶段---文化管人、模式化管事阶段。

9、安全行为文化创建路径

粗放松散阶段---强制被动阶段---依赖引领阶段---自我管控阶段---行为养成阶段。

10、安全物质文化创建路径

物态本质化和匹配化现状评价阶段---安全三区和红区思维模式建设阶段---防护隔离保护思维模式建设阶段---本质安全化升级改造思维模式建设阶段---安全匹配化和配套化思维模式建设阶段。

11、安全文化建设“六大”管控思想

序号

管控思想

管控目标

管控功能

1

管“安全”,要管“文化”

管出“先进文化”

控制“文化落后风险”

2

管“安全”,要管“观念”

管出“先进观念”

控制“观念落后风险”

3

管“安全”,要管“习惯”

管出“安全习惯”

控制“习惯不良风险”

4

管“安全”,要管“环境”

管出“文化环境”

控制“环境不良风险”

5

管“安全”,要管“人本”

管出“行为安全”

控制“违法违规风险”

6

管“安全”,要管“物本”

管出“物态安全”

控制“非本质化风险”

12、“四安全、五必须、一面谈”

“四安全”是指各级领导和专业部门要带头研究工艺系统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作业环境安全、员工行为安全。其目的是通过建立“四安全”研究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生产过程、检修过程、施工过程、管理过程存在的“老大难、低老坏“以及人机环不匹配问题、制度体系运行不科学等问题,切实打通安全管理瓶颈,优化安全管理流程,提升安全管理版本。形成“安全大家管、安全人人管、安全有人管、安全自主管”的浓厚氛围。 “四安全”研究工作的重点是:

(一)工艺系统安全。主要是基于工艺系统风险可控受控的原则,对工艺流程科学性、工艺装置配套性、控制手段可靠性、技术措施适用性、工艺环节危险性、工艺三区、联锁闭锁有效性进行风险分析研究。

(二)设备设施安全。主要是基于设备设施风险可控受控的原则,对设备设施本身现状及其能力与工艺技术配套性、设备设施安全性、设备管理合规性、防护保护可靠性、人机隔离有效性、使用维护科学性进行风险分析研究。

(三)作业环境安全。主要是基于作业环境、存储环境风险可控受控的原则,开展工作研究。一是研究物理环境的本质安全化,重点对有毒有害气体、高温高压、酸碱作业、人车交叉混合作业等危险红区和高安全风险作业区域内的环境现状危险性、隔离防护可靠有效性、通道和间距设置安全性进行研究;二是研究人文环境的创建与提升,重点对“安全红区与安全三区”管控有效性、定置管理科学性、标志标识的实用性、安全文化环境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四)员工行为安全。主要是基于员工观念和行为风险可控受控的原则,是对员工观念认识先进性、制度规章适用性、领导决策行为、职能人员管理行为、操作人员操作行为规范性以及员工管理、操作能力素质与设备、安全文化环境的匹配性进行风险分析研究。重点对层级领导管理中理念缺失问题;管理行为中管理缺失环节;操作行为安全确认缺失环节;监督行为监督缺失环节;危险源、危险点界定缺失的环节进行研究。

“五必须”是指各级领导和专业部门要做到“逢会议必须享讲安全,下现场必须检查安全,到基层必须研究安全,工作中必须引领安全、遇违章必须纠偏安全”。

“一面谈”是指各级领导要做到上级对下级开展“安全责任面谈”活动,建立安全责任面谈的长效机制,确保各层级领导、内设机构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重点岗位人员以及岗位关键人员的思维无风险,行为无违章、岗位无事故,推动公司安全目标的实现。

13品牌文化建设“六大”风控顶层设计理念

第一大风控理念:管“安全”,要管“应急”,让“应急”建设,挺在“救援”前,控制“救援失控”风险

这一风控原理揭示了应急建设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是降低事故伤害程度,控制事故规模扩大的最后一道管理的防线。“管安全”要管好应急救援,即要管好综合预案、管好专项预案,管好现场处置方案、管好高风险岗位应急处置卡,实施照案照卡学习培训,照案照卡组织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一旦发生事故照案照卡应急处置和救援,就不会造成救援指挥失控,导致事故规模扩大,事故伤害程度加大。

例如: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事故,酒泉酒钢公司8·16火灾事故,严格来讲是这两起事故都是因为企业的应急救援出了问题。

第二大风控理念:管“安全”,要管“教训”,让“教训”汲取,挺在“再发”前,控制事故“再发”风险

这一风控原理揭示了管安全就要管教训,汲取安全事故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抓好防范措施落实,防止发生某一地区或者区域连续发生多起重复的重特大事故。发生事故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事故不汲取教训,防范措施不落实,导致事故再次发生,因此要把教训的汲取挺在事故“再发”前,例如:

(一)海南3•18较大中毒事故

3月18日,海南省儋州市蔚林橡胶公司组织进行橡胶废水池清洗作业,1名员工在废水池中作业时突然晕倒,其他2名员工和闻讯赶来的厂长先后下池救人,最终导致3人中毒死亡。

(二)云南1•14较大中毒事故

1月14日21时20分,云南红河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制炼车间副主任安排5名工人到五楼清洗7、8号糖浆箱。21时46分,1名工人进入7号糖浆箱,在弯下腰准备作业时晕倒,现场人员发现后用对讲机呼叫,附近11名工人相继进行施救,最终导致4人死亡、2人中度中毒、6人轻度中毒。

诸如此类的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就是因事故教训不汲取而导致的。

第三大风控理念:管“安全”,要管“隐患”,让“患控”,挺在“事发”前,控制隐患“失改”风险

这一风控原理揭示了管安全就要管好隐患,对设备设施、工艺系统、作业环境、员工行为四类隐患制定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岗位责任清单,明确岗位隐患排查内容,明确员工上岗安全确认标准和各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检查标准,使每一位员工知道本岗位隐患排查的内容、标准、措施,从而达到对标查隐患,对标整改隐患,从而实现把“隐患管控”建设,挺在“事发”前,控制隐患“失改”风险。

第四大风控理念:管“安全”,要管“专业”,让“专管”,挺在“单管”前,控制专管“失管”风险

这一风控原理揭示了管安全,就要管生产组织、设备设施、工艺系统、员工塑培、项目建设五大专业化建设,促使由过去安监部门“单管”向专业化部门“共管”转变,由专业化部门参与管理向专业化部门负责管理转变,控制安监部门“单管”风险,真正落实“三管三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第五大风控理念:管“安全”,要管“风险”,让“风控”,挺在“患生”前,控制风险“失控”风险

这一风控原理揭示了管安全就要管风险,控制了“风险”就控制了“事故隐患”。隐患是不可控的,风险是可控的,通过“风控”建设,让高安全风险不可控、不受控,逐步向可控受控发展,实现由过去“以查‘隐患’为主,升至以‘控险、消患’为主”上来,控制人-机-环不匹配风险,制度标准不执行风险,高风险不可控不受控的风险,致命性作业再次发生伤害的风险“失控”风险。

第六大风控理念:管“安全”,要管“文化”,让“文控”,挺在“法控”前,控制文化“落后”风险

这一风控原理揭示了“法控”只能管出“要我”安全,“文控”能解决观念问题,能解决认识问题,能管出“我要”安全”的意识。如果在制度化、标准化执行之前,已经养成了“我要”安全的意识,那在执行制度化、标准化过程中就会自觉去执行,因此要把“文控”建设,挺在“法控”前,控制文化“落后”风险。

14、人机环五阶段建设模型

人机环匹配化现状评价阶段---手工操作系统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阶段---机械化操作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阶段---自动化系统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阶段---智能化系统人机环科学匹配化建设阶段。

15、风险管控五阶段建设模型

安全风险现状评价阶段---重特大风险管控阶段(红色)---较大风险管控阶段(橙色)---一般风险管控阶段(黄色)---可接收风险管控阶段(蓝色)。

16、标准化建设五阶段建设模型

安全标准化现状评价阶段---安全标准制定阶段---标准化建设阶段---验收评级建设阶段---模式化、常态化建设阶段。

17、零伤害五阶段建设模型

事故案例现状分析阶段---多人伤亡受控建设阶段---零死亡受控 建设阶段---轻重伤受控建设阶段---轻微伤受控建设阶段。

18、生产组织五阶段建设模型

粗放松散生产组织阶段---合规性合法化生产组织阶段---对标达标实施阶段---精细化集约化生产组织阶段---模式化、常态化生产组织阶段。

该理论模型所确定的第一阶段属于重生产轻安全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对生产组织安全管控匹配化现状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后四个阶段的建设依据;第二阶段属于生产与安全并重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合规性合法化方面评价的结果,编制建设计划并实施;第三阶段属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对标达标情况评价的结果,编制建设计划并实施;第四阶段属于安全第一、预防预控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精细化、集约化方面评价的结果,编制建设计划并实施;第五阶段属于以人为本、不安全不生产阶段,本阶段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模式化、框架化方面评价的结果,编制建设计划并实施。

19、设备设施五阶段建设模型

非匹配非本质化阶段---三区-红区建设阶段---防护隔离保护建设阶段---本质安全化升级改造阶段---安全保障型建设阶段。

设备设施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五阶段”包括本质化状态评价阶段(第一阶段)、安全“三区”建设阶段(第二阶段)、安全可靠性建设阶段(第三阶段)、本质安全型阶段(第四阶段)、安全保障型建设阶段(第五阶段)。随着设备设施安全管控匹配化五个阶段的建设与逐步梯进,使企业由设备管控粗放、重设备运行轻维护保养向合规性、合法化、科学化、匹配化设备运行阶段迈进,逐步提升设备运行安全管控水平,降低设备故障,实现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20、工艺系统五阶段建设模型

非匹配非本质化阶段---三区-红区建设阶段---防护隔离保护建设阶段---本质安全化升级改造阶段---安全保障型建设阶段。

工艺系统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五阶段”是五大专业化安全管控匹配化“五阶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物质文化“五阶段”建设的重要内容。该“五阶段”是根据行为文化的现场本质安全化层面来确定的,建设主要目的是提升工艺系统固有本质安全化程度和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提升人机环安全匹配化程度,降低工艺系统安全风险,弥补操作疏漏和管理缺陷,实现工艺系统管控由缺陷管控向系统管控转变,确保工艺系统长周期运行安全。

工艺系统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五阶段”包括工艺系统本质化评价阶段,工艺系统安全“三区”建设阶段,工艺系统安全可靠性建设阶段,工艺系统本质安全型阶段,工艺系统安全保障型建设阶段。

21、员工塑培五阶段建设模型

非本质安全人评价阶段---要我管理、要我遵章建设阶段---我想安全、我要安全建设阶段---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建设阶段---本质安全人建设阶段。

本质型安全人的塑培过程主要以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为核心的理念引领系统、安全环境系统和行为养成系统三方面,其主要功能是使员工行为始终处于本质安全化状态。“五阶段”本质型安全人塑培是促进本质安全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层级员工通过“五阶段”塑培,由“要我安全、要我遵章阶段”向“我会安全、我能安全阶段”转变,员工本质化程度不断提高,由最初的危险人、不受约束的自由人成为自律、自控、自觉的人,安全行为习惯逐步养成,成为本质型安全人。

22、项目建设五阶段建设模型

现状评价管控阶段---高风险可控受控建设阶段---合规化-合法化建设阶段---对标达标建设阶段---本质化常态化建设阶段。

项目建设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五阶段”是指将项目可研、初设、施工以及试生产整个建设过程的合规性合法化与匹配化配套化、精细化集约化管控程度分成五级,并按五阶段建设思想而研究确立的。该五阶段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项目建设管控由粗放、不合规不合法化建设向合规性、合法化、本质化、匹配化、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建设逐渐迈进的过程,其实质为生产系统安全运行提供设备设施、工艺系统和作业环境三大固有本质安全化条件保障,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风险。

随着“五阶段”项目建设安全管控匹配化建设从粗放式项目管控阶段向配套化匹配化建设提升,项目建设的风险逐步下降。研究项目人机环配套化、匹配化建设,消除系统固有风险,实现项目安全运行和零伤害目标。

五大专业化安全管控“五阶段”为企业安全文化落地与传承提供了一套行为工作模式和方法引领体系。五个专业化模块建设的功能是让企业安全管控水平由缺陷管控上升到系统管控,安全风险逐步实现可控受控,为企业实现零伤害目标奠定基础。

按照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及谁主管谁负责、谁安排谁负责的工作思路,将“生产组织模块”划归生产组织部门负责;将“设备设施模块”划归装备主管部门负责;将“工艺系统模块”划归技术主管部门负责;将“项目建设模块”划归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将“员工塑培模块”划归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实现安全管理由安全部门“一家单管”向专业化部门“齐抓共管”转变,将“专管”挺在“单管”前,控制单管“失管”风险。

23、工艺变量参数“安全三区”

是指将高风险工艺设备、工艺装置关键变量参数划分为安全区(绿区)、警戒区(黄区)和危险区(红区)三个区段而实施在线监控的安全管控法。“绿区”是指工艺变量参数在设计规范区域运行;“黄区”是指工艺变量参数在警戒状态运行需要立即调整;“红区”是禁止区域,工艺变量波动到该区域要自动切断停车,保证工艺设备安全。

24、高风险岗位操作区域“安全三区”

是指对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高风险岗位操作区域,按照风险高低程度划分为红黄绿三区,红区为危险区、黄区为警戒区、绿区为安全区,实施“安全三区”管控。

25、高风险作业区域(厂房)“安全三区”

是指对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高风险作业区域(厂房)实施红黄绿“安全三区”管控方法,红区为危险区、黄区为警戒区、绿区为安全区。

26、高风险人、车、吊运区域“安全三区”

是指对可能造成多人伤亡的人-车-吊立体交叉高风险作业的区域。按照风险高低程度划分为红黄绿三区,红区为危险区、黄区为警戒区、绿区为安全区,实施“安全三区”管控。

27、零伤害保命体系核心管控思想

用“三区、红区”管控“灾难性”作业风险,控制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风险

用“保命条款”管控“致命性”作业风险,控制一般死亡风险

用“零伤害条款”管控“非致命性”作业风险,控制轻重伤安全风险

用“零微伤条款”管控“扭伤性”作业风险,控制“轻微伤”安全风险

28、安全红区”管控法

“安全红区”是指对存在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伤亡的重大危险源、高风险易燃易爆品存储区、酸碱存储区、有毒有害气体存储区、高风险作业区等,实施区域封闭、危险告知、条件准入、安全警示的红区管控措施。但是,对红区内危险源并没有采取管控措施,因此,通过对红区内危险源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研究实施红区内分项危险源的配套安全管控方法,如重大危险源管控、高风险作业区域“安全红区”管控等。

29、“安全绿区”管控法

“安全三区”只监控工艺变量参数实时状态,并未对设备故障、工艺参数异常或误操作带来的风险进行控制,为了控制工艺关键变量参数偏离绿区及黄区带来的风险,研究实施“安全绿区”管控方法。

“安全绿区”是指固有本质化的联锁闭锁、自动切断装置、程序自锁保护装置等,能够保证高风险工艺、设备关键变量参数始终处在设计范围内运行;如果超出设计范围,立即报警并自动调整参数,使其参数永远在设计范围内运行的安全管控方法。

30、保命条款“四项”编制原则

一是遵循充分条件原则。按照“只要…就…”的逻辑关系研究制定保命条款。如起吊作业过程,只要重物下无人,起吊物散落就不会伤人。

二是遵循切断事故链原则。按照多米诺骨牌效应原理或切断事故链,中止事故发生的原则研究制定保命条款,如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只要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标,或穿戴可靠有效的劳动防护用品,就能切断事故链,就能控制风险,消除事故隐患。

三是遵循复合作业细分原则。按照复合型作业细分单一型作业或超过两条款就分开的原则研究制定保命条款,如采掘作业、起吊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就属于复合型多环节作业,按照复合细分原则,起吊复合型作业可细分为绑扎作业、起吊作业和扶位作业。再按照前述两条原则研究制定细分环节作业保命条款。

四是遵循保命条款必须保命原则。按照保命条款必须保命而非保不出故障或误操作的原则研究制定保命条款。保命条款不是保设备设施、工艺生产线不出故障、不发生异常、员工不误操作,而是保出了故障、发生了异常和误操作后而不会伤害员工生命。如起吊作业过程,谁也保不了起重物不散落、不弯拉斜吊等异常,但起吊作业保命条款就能保证起重物散落下来不会伤害生命。

31、“零伤害条款”编制原则

按照“三项编制原则”制定零伤害条款。一是遵循充分条件原则;二是遵循切断事故链,中止事故发生的原则;三是遵循复合作业细分条款的原则。

32、扭伤性作业零微伤条款建设

扭伤性作业零微伤受控体系是在致命性伤害受控的基础上,针对从事搬运、夯打、抬举、砌筑等劳动强度大、频繁弯腰、频繁扭动、重复动作的作业(如巷道行走作业、巷道喷浆作业、闸阀开闭作业、重物抬举作业、物料搬运作业、夯打作业、货物装卸作业等),按照人体工程力学原理研究编排员工岗前热身“工作操”,编制零微伤条款,让员工养成习惯,并常态化执行,实现用岗前操和零微伤条款管控扭伤性作业安全。

33、何为“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

34、“双重预防机制”是如何提出来的?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2月9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4月28日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10月9日印发的《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文件中均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35、为什么提出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问题突出。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36、何为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37、完善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工作机制要重点做好哪几件事?

一要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信息管理系统。

二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闭环工作机制,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销号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

三要从排查发现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验证整改效果等环节实现有效闭合管理。

四要建立完善事故隐患登记报告制、事故隐患整改公示制、重大事故隐患督办制等工作制度,使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完毕都处在监督管理下,使排查治理工作成为一个“闭合线路”。

对查出的隐患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重大事故隐患严格落实“分级负责、领导督办、跟踪问效、治理销号”制度。

38、隐患是如何发生的?

所有的隐患都是由于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造成的。风险管控失效或者弱化表现为如下一种或多种情况:①未进行风险点排查;②危险源辨识不全;③风险分级错误;④未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⑤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39、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①排查风险点;②危险源辨识;③风险评价和定级;④策划风险控制措施;⑤效果验证与更新等。

40、何为风险点?危险源?风险?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场所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注: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41、风险与危险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首先,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源的风险,没有危险源,风险则无从谈起。

其次,任何危险源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源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

42、风险与隐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风险和隐患的递进关系:风险在前、隐患在后。

安全生产领域形成共识:把风险挺在隐患前、把隐患挺在事故前。

43、什么是风险分级?风险一般分为几级?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风险一般分为四级,分别是重大风险(红色风险)、较大风险(橙色风险)、一般风险(黄色风险)和低风险(蓝色风险)。

注:对采用5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例如,将风险最高的两级定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

44、安全风险分布图有几类,怎么绘制?

至少应包括三类:

一类是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一类是作业(行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中的部分作业活动、生产工序和关键任务以及各地的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风险等级难以在平面布置图中标示,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企业不同的作业(工序)或各地区不同的行业(领域)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突出工作重心。

还有一类是区域整体安全风险图,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综合分析下一级行政区域的整体风险等级,逐级绘制街镇、县区和城市等各层级的区域整体风险图,确定监管重点。

45、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管控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一些企业往往将风险辨识评估任务直接分配到某个或几个部门,由部门的几名员工各自辨识本部门存在的风险,然后将风险辨识结果进行简单汇总形成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没有体现全员参与,没有做到全覆盖。一些企业在风险辨识评估过程中,选取的辨识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覆盖全流程、全区域。有的片面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预防和控制人身伤害事故,而对设备事故、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等其他事故类型的风险辨识评估不充分、不全面,甚至没有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一些企业因风险辨识不深入,导致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没有针对性,工作职责得不到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难以发挥作用。

46、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查找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缺陷或不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同时,分析、验证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减少或杜绝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共同构建起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机制,构成两道保护屏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7、“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

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

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48、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把握哪几个原则?

一要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把全面辨识评估风险和严格管控风险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

二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从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两道防线,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生命周期全过程开展工作,努力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

三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各业务部门和每个具体工作岗位,确保责任明确。

四要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持续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不断深入、深化,促使机制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49、安全生产法》第14条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50、刑法》第134条、第135条、第136条、第139条规定第134条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135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36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39条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51、六种情形从重处罚

(一)未依法取得安全许可证件或者安全许可证件过期、被暂扣、吊销、注销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关闭、破坏必要的安全监控和报警设备的;

(三)已经发现事故隐患,经有关部门或者个人提出后,仍不采取措施的;

(四)一年内曾因危害生产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处罚的;

(五)采取弄虚作假、行贿等手段,故意逃避、阻挠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检查的;

(六)安全事故发生后转移财产意图逃避承担责任的。

52、入罪标准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53、特别强调

(一)《解释》规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故意阻挠开展事故抢救、一起事故受害人等导致被困人员和被隐匿、遗弃人员死亡、重伤或者重度残疾的,应照法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二)为做到宽严相济,树立正确行为导向,《解释》同时规定:在安全生产事故后,积极组织、参与事故抢救,或者积极配合调查、主动赔偿损失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时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适用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对于实施危害生产安全犯罪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联的特定活动;对于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三年至五年内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职业。

55、“六步法”双重预防建设思路

按照“一厂多点”的思路,以“风险点”确定的原则,科学确定风险点,为企业确定一个风险管控的重点和危险源辨识单元;按照“一点多源”的思路,以“能量危险源”判定的原则,全力辨识找全风险点内所有危险源;按照“一源多险”的思路,以“危害因素”或“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本质特性,对每一类危险源,逐一研究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特性;按照“一险多措”的思路,以“控制风险、隔离风险、转移风险、替代风险”等方法,科学确立防控风险的管用有效的匹配化配套措施;按照“一措缺为患”的思路,以“风险被控措施管控现状”为对象,研究编制针对危险源被控措施的“四类”隐患排查清单;按照“一患存为难”的思路,以“四类隐患排查清单”为内容,实施全天候隐患排查过程监管。

56、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支撑零伤害的实现

多年来,虽然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但重特大事故安全风险、较大事故安全风险、致命性风险及轻重伤风险一直难以处于可控受控状态,重复的违章行为屡禁不止、重复的事故隐患重复出现、重复的伤亡事故重复发生,致使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一直处于严峻的被动状态,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零伤害之梦的实现还是举步维艰。为控制重特大、较大、致命性和轻重伤事故风险,一定要按照“管安全就要管风险”和“管事故就要切断事故链”的思想,研究构建本企业“零伤害”保命体系,即用“安全三区”、“安全红区”管控“灾难性”作业风险,用“保命条款”管控“致命性”作业风险,用“零伤害条款”管控“轻重伤”风险,用“零微伤条款”管控“扭伤性”作业风险。

57、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的区别

双重预防侧重基于风险而思考,尤其是基于危险源各项危险有害因素综合风险或基于各类能量、能量物质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风险而思考,或基于事故后果形成的区域风险而考量,或基于标准化工作后剩余风险而研究的工作,管控的核心是控风险、消隐患,风控的目标是可控、受控;而安全标准化、职业健康工作的侧重点则不同,主要是基于单一危险有害因素而思考,或基于满足安全生产条件的最基础性的工作而考量,侧重的是制度标准的符合性管控,管控的核心是对标,控制的目标是达标。

58、项 目 建 设 安 全 管 控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技术必须管安全、管设备必须管安全、管项目必须管安全、管人员必须管安全的合规性合法化建设质量。项目建设安全管控“五阶段”是指将项目可研、初设、施工以及试生产整个建设过程的合规性合法化与匹配化配套化、精细化集约化管控程度分成五级,并按五阶段建设思想而研究确立的。该五阶段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项目建设管控由粗放、不合规不合法化建设向合规性、合法化、本质化、匹配化、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建设逐渐迈进的过程。

59、项目建设安全管控“五阶段”创建

项目建设安全管控匹配化“五阶段”创建由观念层面、制度层面、设计层面、施工层面、验收层面、评价层面六大管控要素构成。观念层面主要从设计理念、施工理念两方面对整个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引领指导;制度层面为规范项目管理提供一套管用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设计层面主要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和施工图设计四大环节的审查把关满足本质化设计的思想;施工层面主要从项目招投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三大环节实施合规性合法化管控,符合施工的安全管控理念,实现设计理念的落地;验收层面主要从如下两个环节实施管控:一是强化试生产环节管控,保障试生产安全运行,二是严把竣工验收这一环节,确保设计理念、施工理念能够真正落地,为生产系统运行提供可靠的本质安全化保障;评价层面主要是对施工前、施工过程以及试生产与竣工验收的管控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以检验施工及验收各环节的合规性合法化建设质量。

60、项目建设安全管控“五阶段”任务

现状评价阶段: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立项、可研、设计、施工以及试生产与竣工验收六大环节的安全管控现状进行全面评价,一要评价出观念层面所表现出的思维模式,二要评价出制度层面的建设现状,三要评价出设计层面的合规性合法化建设现状,四要评价出施工层面的施工组织各环节的安全管控现状,五要评价出竣工验收层面的依法依规验收情况,六要评价出施工前、施工过程以及试生产与竣工验收的合规性合法化情况。

高风险作业管控机制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管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高风险作业,建立健全属地化监管机制。一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高风险作业,如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起重作业、拆装作业等建立审批许可机制和风险管控措施,二是依据项目合同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划分建立健全属地化监管机制。

合规合法化建设阶段:一是按规定进行立项审查报批、可研论证、安全评价与报批、初步设计与审查、安全专篇(“三同时”)审查与备案、消防安全审查与备案。二是依法招投标、下标卡、合同签定、施工组织设计与报批,办理开工报告,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初步设计交底、现场交底),施工前的教育培训。

三是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情况审查,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特种设备安装队伍资质审查、特种作业资格审查,四是试生产组织方案审查与报批,试生产前实施“三同时”自我评估并整改,对系统未建成就投入生产的要进行系统完善,五是试生产结束后,实施“三同时”验收评价并整改

流程化建设阶段:按照精细化、集约化的要求,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生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研究高效的工作流程,提升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常态化建设阶段:对第四阶段研究并实施的流程化、程序化工作固化为一套管用有效的运行工作模式,并认真实施,实现模式化、常态化。

关闭窗口

安全保卫处